三國時期│₪•·,曹操為了統一北方│₪•·,決定北上征服塞外的烏桓╃☁·。這一舉動十分危險│₪•·,許多將領紛紛勸阻│₪•·,但曹操還是率軍出擊│₪•·,將烏桓打敗│₪•·,基本完成了統一北方的大業╃☁·。
班師歸來│₪•·,曹操調查當時有哪些人不同意北伐計劃╃☁·。那些人認為要遭到曹操嚴懲了│₪•·,一個個十分害怕╃☁·。不料│₪•·,曹操卻給了他們豐厚的賞賜╃☁·。大家很奇怪▩•₪:事實證明勸阻北伐是錯誤的│₪•·,怎麼反而得到賞賜呢╃·▩?
曹操說▩•₪:“北伐之事│₪•·,當時確實十分冒險╃☁·。雖然僥倖打勝了│₪•·,是天意幫忙│₪•·,但不可當作正常現象╃☁·。各位的勸阻│₪•·,是出於萬全之計│₪•·,所以要獎賞│₪•·,我希望大家以後更加敢於發表不同意見╃☁·。”之後│₪•·,大家更加盡心盡力地為他效勞了╃☁·。
文章展讀▩•₪:
有功勞歸自己│₪•·,有錯誤怪下屬│₪•·,這是領導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╃☁·。合格的領導者│₪•·,總是能夠肯定下屬的成績│₪•·,承擔自己的錯誤╃☁·。最難得的是曹操這種人│₪•·,即使自己力排眾議而大勝│₪•·,也絕不驕傲│₪•·,而是充分肯定那些有一定道理的下屬│₪•·,這是一種“超級攬心術”╃☁·。擁有這種“攬心術”的人│₪•·,哪能不是“超級領導”呢╃·▩?
|